目前,我省農村的醫療體制改革還遠未到位,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健全,資源配置不合理,依然存在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不足,醫療設施設備簡陋,縣鄉醫療機構醫療設施老化,缺醫少藥,經費困難,農村群眾看病難等問
目前,我省農村的醫療體制改革還遠未到位,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健全,資源配置不合理,依然存在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不足,醫療設施設備簡陋,縣鄉醫療機構醫療設施老化,缺醫少藥,經費困難,農村群眾看病難等問題。
一是硬件條件差。村衛生室中擁有檢查床位、高壓消毒鍋等的依然存在缺位,大部分村衛生室只有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表。我省6000個特困農村聚集地區還有三千多個村委會沒有衛生室,占總數的近半。
二是醫療衛生人才短缺。由于環境惡劣、待遇低等原因,農村醫療衛生人才嚴重缺乏,衛生系統事業單位缺編現象,多年來未得到補充,許多衛生院只有一兩名醫生具有處方權,而且面臨老年化,有的地方每位醫務人員服務近數千人,例如龍里縣龍山鎮的新水村,僅有一名 ,要服務24個村民組近3千人,服務面積達30平方公里。
三是相當部分農村貧困群眾難以承擔個人參合費用。農村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許多群眾無力支付個人參合費用,有相當一部分特困群眾盡管通過醫療救助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但往往因無力支付部分費用而放棄就醫。因病致貧、因貧返貧和因貧致病的惡性循環未根除。
四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體制不順,監督難度大。鄉鎮新農合辦有的設在鄉鎮政府社會事務辦,有的設在計劃生育服務站,有的設在鄉鎮衛生院,很難實現統一管理,管理資源不足,管理能力薄弱,而且監督難度大。鄉鎮兩級存在監督缺位現象。
為進一步推進城鄉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讓農民病有所醫,建議:
一、加大投入,加強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國家實施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機遇,加強基層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傾斜力度,建立公共財政對基層衛生的補償機制。
二、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全覆蓋,提高政府補助水平,實現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統籌層次、統籌水平和待遇水平的基本統一,切實解決農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三、不斷加強農村縣、鄉、村醫技人員的培養和培訓力度,通過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積極培養農村骨干醫務技術人員,提高基層衛生醫務人員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為農村廣大群眾服務。
四、加強農村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農村醫藥事業發展,開展農村醫藥資源普查規劃,建立農村醫藥資源庫。加強農村醫藥人才的培養和民間農村老醫生、民間藥房、診療技術,建立我省農村傳統醫藥名錄。
五、建立健全農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加強對嚴重威脅各族群眾健康的重大傳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的防治,不斷提高和保障各族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六、充分調動非公經濟醫療機構的資源優勢,擴充縣、鄉、村醫療衛生資源的不足,F在,在很多地區縣級非公經濟民營醫療機構所辦的醫院硬件條件相當不錯,醫療設備先進,醫療人才調動較靈活,人才資源相對較好,服務質量也相對更好。只要加強管理,充分發揮其優勢,補充縣、鄉村一級醫療資源的不足,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